首页

sm调教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4 14:34:57 作者:越南旅行商赴广西踩线 访胡志明旧居促旅游合作 浏览量:36127

  中新社福州5月4日电 题:在中国船政文化发祥地探寻中法友谊

  中新社记者 闫旭

  闽江江畔,罗星塔下,由原马尾造船厂综合仓库改造而成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法国驻华大使馆赠送给福州市政府的普罗斯佩·日意格塑像静静陈列在展厅里。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所处的福州市马尾区是中国船政文化发祥地,也是中法关系的重要连接地。正逢“五一”假期,游客纷至沓来,回望百年船政历史,探寻中法友谊。

图为陈列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的日意格塑像。这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法国驻华大使馆捐赠给福州的,成为中法友谊的又一见证。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供图)

  一个法国人的塑像,何以入藏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告诉中新社记者,19世纪4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日意格把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从万里之外的欧洲带到马尾。“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法两国友好交往,从马尾的船政开始。”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率日意格等人,在马尾创办福建船政。福建船政发轫时期,日意格受雇组织、管理外国技术人员,传播造船、航海等各项技术。

  “他组建的外国技术团队初期共45人,以法国人居多。”陈悦说,日意格19世纪中叶到中国,学会中文,对中国越来越了解而产生感情;1866年开始协助左宗棠建船政,履行与船政订立的合约,一直到1874年。

  2016年12月,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之际,《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专题展览在马尾举办,记述日意格“追梦”“寻梦”“圆梦”的历程。陈悦认为,日意格的“中国梦”,就是把他所掌握的法国先进科技教给中国人,并以自身为桥梁,让中国和欧洲建立起交流交往,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5月2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展出的船政学堂赴欧留学史料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马尾造船厂旁,船政学堂也在1866年同步开始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法国式大学。

  “日意格促成并亲自安排船政学生到法国、英国留学,那是中国最早也最有成效的留学活动,当时被称为‘探源’,就是探寻西方科技的源头。”陈悦说,留法学生中,有的人成为中国第一批舰船设计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最早的精英力量。

  严复翻译《原富》《天演论》等世界名著;陈季同把《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书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林纾、王寿昌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被翻译引进的外国长篇小说……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讲述的“船政往事”可见,船政派遣了中国第一批赴欧留学生,培养了严复、詹天佑、魏翰、罗丰禄、陈季同、邓世昌等一大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教育及社会科学人才,推动了中学西渐、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

5月2日,游客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参观1867年船政从法国引进的插床。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这台插床学名叫直刨船,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机床之一,放诸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正向一群来研学的小学生讲解着。

  1867年船政从法国引进的一台机床,让同学们备感“震撼”。“15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法国的机床,两国交流合作那么早就开始了!”

  由船政牵起的中法友好交往,至今仍在马尾续写。法国友人魏延年从2006年起十几次来到马尾,探访船政史迹,收集、研究船政史料。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传承和弘扬船政文化。

  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船政文化交流会活动5月6日将在法国巴黎举行。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明新称,船政的创办与发展与法国有着紧密联系,船政是中法科技文化碰撞、交融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后续还将与法国方面有关人士合作,拍摄船政文化纪录片,举办中国船政文化展览等。(完)

【编辑:罗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王政涛:规范充电设施建设运行 消除充电安全隐患

香港3月2日电 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2日消息,行政长官李家超3月4日前赴北京,列席3月5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叶文娟将会随行。

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抵珠海 空中女将英姿飒爽

多位露营爱好者告诉记者,原来露营只带帐篷、睡袋、必备的食物和水。如今的露营更追求精致,从天幕、投影仪到咖啡机、氛围灯、鲜花等,仪式感拉满。

学习语丨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姑塘镇的形成与兴盛,和频繁的商业贸易密切相关。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由此上岸,再转往九江、星子(今庐山市)等地。明景泰元年(1450年),九江设钞关,向来往九江的商船征税。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姑塘设关,控扼要津,成了鄱阳湖入江唯一的通商口岸和货流中心,对江西内河流域船只及长江中下游船只收取商税。1727年,万里茶道进入鼎盛时期。同一时期,姑塘关前的湖面上时常“千樯万橹”,一片忙碌繁华景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近代。

演员刘奕铁:从细节中表现角色,才能令观众信服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承办、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协办。巴西、德国拍摄团队代表,驻华机构以及相关支持单位、媒体代表等参加活动。

假期返程大军已上路!出行最新提醒→

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以“小球”转动“大球”,打破中美相互隔绝坚冰的“乒乓外交”是一个里程碑。2023年12月,北京大学乒乓球队赴美参加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纪念活动,随队访美的丁宁获颁中美“乒乓外交”贡献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